来源:方志敏干部学院 发布时间:2024-10-23 浏览次数:654
时隔三年,再一次来到江西方志敏干部学院。还是一样的春夏之交,四五月的弋阳依然晴雨分明,多数时候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水汽,比起同季节的上海,这里似乎更为潮湿一些。小半天的高铁车程,对于一个平均年龄33岁的年轻班次似乎算不了什么,在换乘赴干部学院的大巴车上,兴奋代替了疲惫,每个人都十分期待开启这趟党性教育现场教学之行。
第一讲还是诸葛方林老师的专题教学《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方志敏》,诸葛老师身型瘦削,却格外精神矍铄,三年前的授课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方志敏“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革命形象与精神,在他的讲授下愈发立体丰满起来,革命先辈不再是历史书中遥远的一个名姓,而是有血有肉有传承的伟大动人形象。诸葛老师的老父亲,幼年时曾远远见过不幸被捕戴着镣铐仍挺拔身躯的时任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的方志敏,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老人家对革命先辈始终保持着由衷地敬仰和追思,这种朴素地崇敬之情也影响到了子辈,因此诸葛老师每每讲授,给人一种父辈曾临其境的真实亲切感。历史的距离瞬间被拉近了,这一时空上的可触碰到的真切给我以非常强烈的震撼,相信学员也有着同样的感受体会。
在《追忆长征英雄,弘扬长征精神——“斧头将军”黄开湘》访谈教学课上,黄开湘的外孙邵爱福老伯结合亲人回忆为学员动情地讲述了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以及先烈的老母亲如何将儿子们接二连三地送上战场。往昔峥嵘岁月,正是家家户户舍小家为革命的父老乡亲的支持拥护,才有了共产党这支逐渐壮大的革命队伍。苦难和艰辛未曾打倒过赣东北地区的人民,相反,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新时代的今天,这里的人民显示出了坚韧、谦逊和隐忍的地方品格。访谈教学令学员深受触动,纷纷感慨是一堂深受教育、震撼心灵的党课。
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从未动摇过自己的信念。以方志敏为代表的赣东北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革命精神,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黯然失色,而是在新时代的今天得到了很好的宣讲、传承和发扬。三年前是作为处级班的跟班工作人员来学习,这一次是独立带队青年管理英才班,随着党的干部队伍逐渐年轻化,可以想见未来党校培训的学员会有越来越多的90后,还将有00后、10后等。这些相对年轻的干部学员具备更高水平的学历教育,而且学习实践等各方面的基础素质良好,但是距离革命战争年代、距离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时间维度上越来越远,客观存在着学习体验代入感不强、共情环境模糊的问题。如何在遵循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和干部成长规律的基础之上,探索更为科学、更有针对性的年轻学员班次党性教育方式方法,是一项值得早思考、早谋划的问题。
以这次江西方志敏干部学院培训学习为例,首先,围绕方志敏精神这一主题,开展专题讲授,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部分旧址的现场教学、体验教学,微党课和电影党课的组合教学方式,丰富饱满地成体系层层推进方志敏精神的学习理解。其次,学院师资队伍有针对性地充实了一些具有民歌表演、主持专业的人员,经过系统培训,他们在体验教学课上为学员随时带来了极具地方特色的红歌民歌,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和体验效果。虽然在理论讲授的深度广度上可能有待加强,但是所组织的各种沉浸式教学的体验感都非常深刻惊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教学点位尽量保留了革命根据地的一些原址原貌,部分呈现比较粗粝的状态,这些未经过多整修的点位有时候给学员的心灵冲击可能更震撼强烈。直白朴素地激发心灵触动,对于年轻一代可能是深受教育的第一步。
总之,党性教育对于任何年龄段的党员干部都绝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久久为功。每一次赴外省市的党性教育现场教学都是很好的借鉴之行,使我可以从管理服务老师和学员的不同角度来直观感受和体验,更加深刻理解党性教育要一以贯之地落实“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的党性教育理念。同时努力跳出思维“舒适圈”,积极主动思考党性教育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进一步促进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来源: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