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干部学院logo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宣传思想 >>谢煜桐:方志敏给我们留下的精神遗产

谢煜桐:方志敏给我们留下的精神遗产

来源:方志敏干部学院 发布时间:2022-04-27 浏览次数:2171

【作者:谢煜桐,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和港澳培训中心主任】



方志敏于1935年1月29日被俘,同年8月6日被害于南昌下沙窝,在半年多的牢狱生活中,他用炽烈的感情和全部心血,写就了十余篇文稿,共约十三万余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以及中国革命史上,这都是个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对于方志敏来说,越狱不成,而又拒不投降,死亡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事,从这种意义上说,这十三万余字的文稿都属于遗书的范畴。我对这些文字的阅读,是在一种沉重的心境下完成的。但在读后,沉重的心境不觉间转变为一种由无比的纯洁且高尚带来的震撼。

一个行将赴死的人,一个患有严重肺病的囚徒,在狱中一边构思,一边防着看守从外面进来,一边提笔写作,有时是用密写的方式,局促之中完成了十三万余字的遗文。方志敏究竟写下了什么?


被俘当日,自述明志

方志敏烈士1935年1月29日被俘,当日晚八时,敌人企图让他供出一些有价值的情况来,甚至写出一份忏悔书,没想到他写出了一份震裂敌胆的自述。其中说:“我对于政治上总的意见,也就是共产党所主张的意见。我已认定苏维埃可以救中国,革命必能得最后的胜利,我愿意牺牲一切,贡献于苏维埃和革命。”这是一种另类的供述。这已经清清楚楚地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信仰,革命必将胜利的信念,以及随时为信仰献身的决绝态度。一时间让敌人无比尴尬,措手不及。


视死如归,浩然正气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面对死亡,方志敏在《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一文的题记里写道: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在这片养育了文天祥的红土地上,又培养了共产主义式的“文天祥”。

胸怀坦荡,自我批评

被俘后,方志敏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但对于兵败被俘,方志敏是十分自责的。在1935年3月25日写就的《我们临死之前的话》(也称《狱中遗嘱》)的开头即说:“我们因政治领导上的错误,与军事指挥上的迟疑,致红军十军团开入狭隘的敌人碉堡区域。”“我们急于转回赣东北苏区,一方面接受中央的批评和指示,检查皖南的行动,作出正确的结论。”显然,即使是临终遗嘱,也没有回避错误,没有像常人那样,碍于面子,遮遮掩掩。在1935年4月20日《致全体同志》遗文中,开篇即说:“亲爱的同志们!关于我们这次失败的原因、经过以及我们入狱的愧悔交集,在别的文件上已经说明了,不再赘述。“云云。他再次提及了自己的失误。


总结教训,为党借鉴

为党及时总结革命经验教训。《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序言》中说:“‘何时枪毙——明天或后天,上午或下午,全不知道,也不必去管它。在没有枪毙之前,我应将赣东北苏维埃的建设,写一整篇出来。’”“我们从困难中甚至许多错误中做出来的工作成绩,虽不能自满,却应写出来告诉全国苏维埃区域的工作同志,以供他们的参考。我们做错了的,他们不再做;做对了的,他们可效法做。”他把这看作是“临死前的一滴努力。”在《致全体同志》中,方志敏用大量笔墨全面总结了赣东北苏区失败的成功经验与存在不足。不足包括:存在右倾保守主义;对红军工作注意不够,尤其是红军政治工作不够;肃反工作存在扩大化问题,认为“错放一个反革命分子与错处分一个革命同志,其损害和革命利益是同样的。”赣东北的白军士兵运动的成绩是极端不够的。怕做城市工作和城市工作之无成绩,是赣东北党最显著的弱点。他也提到了赣东北苏区的成绩,如群众工作不是落后的,而且有许多地方可谓模范,为其他苏区取效。他对党的干部教育还专门提出了建议。认为“训练干部的工作,是更加重要。过去赣东北所办的党校,成绩较小,主要原因,我认为由于理论与实际之不相联系的教授方法,有很多缺点。”在《我们临死之前的话》中,表达了对开展城市工人运动、农运以及兵运的希望,对苏维埃运动蓬勃发展的期待,以及对同志们执行党的决议和指示、积极工作的严格要求,等等。

宣传真理,争取人心

在狱中,方志敏对于劝降的各路说客,不予理睬。但对于狱中看守人员等,主动宣传党的主张,做争取人心的工作。看守高云鹏和狱友胡逸民都是被他争取过来的。在方志敏的遗书中,有两封是给胡逸民的。一封是《给某夫妇的信》。一封是《遗信》。在前一封信里,他写道:“我自落难以来,承你们友谊的帮助,实为感激!故我在临刑前,写这封信给你们,表现我对你们的希望。”“对于共产主义和苏联的书籍,应多多的而且用力的去研究一番,一切非驴非马的东西,可丢去不看。在理论的政治的认识上,站稳着脚步,才不至于随时为某些现象或谣言而动摇自己的革命信仰!”“我绝不是要引导你们上危险的000(遗文中缺三个字),而是要引导一对有革命信仰和热诚的人们,从反革命营垒,跳入革命的营垒;从罪恶跳入正义;从黑暗跳入光明!”实际上,在方志敏的宣传教育影响下,高、胡二人思想上开始同情革命,并着手开始营救方志敏的行动,方志敏的狱中遗稿,也正是他们二人分别冒着巨大风险设法送出监狱并辗转到了党中央手中的,否则后人就不会看到这些流传千古的名篇的。


深情爱国,直抒胸怀

可以说,自从入狱起,敌人面临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使方志敏投降,如何在道义上压服方志敏。这其实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爱国者成为囚徒,是敌人在政治与逻辑上无法自圆其说的一个天然难题。遗书中字里行间散发出方志敏对祖国的热爱,对苦难深重的人民的深切同情,对改变国家受欺凌境地的坚定决心。《可爱的中国》就是代表之作。请看遗稿,“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听着!朋友!母亲躲到一边去哭泣了,哭得伤心的很呀!她似乎在骂着:“难道我四万万的孩子,都是白生了吗?难道他们真象着了魔的狮子,一天到晚睡着不醒吗?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己伟大的团结力量,去与残害母亲、剥削母亲的敌人斗争吗?难道他们不想将母亲从敌人手里救出来,把母亲也装饰起来,成为世界上一个最出色、最美丽、最令人尊敬的母亲吗?”。这样的深情呼唤,谁人看了不动容?!即使是政治上的敌人,抛开政治分歧,也会肃然起敬的,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方志敏狱中临刑前写出如此大量的遗稿,是非同寻常的。被俘后的言行举止,完全处在革命者的奋斗延长线上。而也因为身临绝境,更彰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党性和气节。方志敏烈士狱中遗稿,是他留给我们党和人民的极为珍贵的精神遗产,他为所有的共产党人树立了一座精神的丰碑。方志敏烈士永垂不朽!